《张彭春与国际人权共同标准的确立——聚焦历史贡献、人权思想及当代价值》讲座顺利举行
2017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孙平华教授主讲中国代表张彭春在《世界人权宣言》起草、通过过程中的历史贡献、人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晚18:30分,讲座在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正式开始,由法学院朱力宇教授担任主持人。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讲师化国宇博士、南开大学法学院讲师贾卓威博士和法学院在校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朱力宇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孙平华教授的学术代表作品,承担的科研项目等情况。
接着,孙平华教授正式开始讲座。孙教授的讲座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即:“国际人权共同标准是如何确立的?”“中国代表张彭春的历史贡献是什么?”“为什么他能做出巨大贡献?”“有哪些人权思想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这对当代人权的价值如何?”
首先,孙平华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开展这项研究的背景,孙老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为大家生动地展示了张彭春的个人生活经历:作为教育家、作为著名剧作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成就,以及其作为外交家、作为联合国第一届大会四位中国代表之一、作为《世界人权宣言》起草机构人权委员会的副主席,为《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和通过所发挥的作用。同时,孙老师又为大家介绍了他的两部社科成果——《〈世界人权宣言〉研究》和《张彭春:世界人权体系的重要设计师》。根据他的系统研究,孙老师对张彭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张彭春对建构国际人权保护体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在国际人权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其贡献和成就标注史册。他的人权观念至今仍被国际人权领域广泛引用,成为西方世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人权理念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孙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目前国际及国内学者关于张彭春的研究现状。孙教授列举了国内多位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概要介绍了欧洲、美国学者对张彭春的研究,并指出国内学者应当更进一步推动该项研究。孙教授还表示,他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围绕着前述提出的五个问题,通过比较、文献、历史、跨学科等方法展开研究。孙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他的研究所依据的资料。首先是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搜集、整理和分析,对当年张彭春所参与讨论和协商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重点侧重于五个阶段的有关会议记录内容:1、人权委员会第一届会议的会议记录,(第1至22次会议);2、起草委员会第一届会议的会议记录(第1至19次会议);3、人权委员会第三届会议记录(第44至第81次会议);4、联大第三委员会讨论会议记录(第88至105次,第107至116次,第119次至134次,第137次至167次,第174次至179次);5、在联大第182次全会上的发言,该项研究所涉及的原始资料包括210次会议记录及其所有的相关文件资料,时间跨度达三年之久。其次是收集张彭春本人所有早期论著以及他人论及张彭春的文献等。
通过这些历史资料全面梳理、整理和分析,孙教授概括指出,张彭春对《世界人权宣言》的历史贡献在于以下方面:1、提出整体起草方案,首先为《宣言》准确定性;2、坚持中国文化传统,成功融入儒家思想;3、坚持人权的普遍性,解决了有关人权来源的论争;4、主张简洁而易于把握的原则,使《宣言》具有严谨的结构;5、利用超凡的中国智慧,创造性地打破僵局并化解矛盾;6、凭借渊博知识,主导着起草过程中的话语权;7、重视经社文权利,提出彼此宽容及和谐社会理念;8、从哲学角度思考问题,向世界阐释了中国人权观。并对这八大方面的贡献进行了一一简要讲解,孙教授接着强调指出,这些历史贡献背后是张彭春秉持并坚持的多元主义哲学人权思想。
孙教授又全面系统剖析了张彭春多元主义人权思想的丰富内涵,包括如下八个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主义精神;2、推崇中华传统文化,崇尚中华文明智慧;3、秉持儒家哲学思想,摒弃西方中心主义;4、借助良心制约理性,立足自由平等原则;5、主张人权的普遍性,尊重多元主义;6、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重视实现集体人权;7、坚持实用主义哲学,注重经社文权利;8、倡导实施人权教育,力促国家人权保障。孙教授明确指出:“张彭春是一位多元主义哲学家,他持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道德能够包容而又怀有大同世界理想的儒家思想、推崇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其国际传播的爱国主义情怀、坚持符合现实而又脚踏实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哲学的唯物主义、重视平等胸怀全球的大集体主义以及面对困难敢于抗争的乐观主义等。”
孙教授强调,从对联合国有关资料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张彭春的贡献不仅在联合国创建初期对国际人权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张彭春的贡献及人权思想对当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张彭春的贡献成为世界人权史的一份珍贵遗产,他的多元主义哲学人权思想对当代世界人权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指南和借鉴,另一方面,张彭春在构建国际人权体系过程中的杰出贡献,有力地启示我们:国际人权话语的主动权是可以掌握在我国代表手中的。此外,张彭春当年就十分注重人权教育,成为国际人权教育的先驱,这对当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孙教授也为大家解释了张彭春这种多元主义思想的来源,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以及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等成为其主要来源,他的人权思想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式,日臻完善,架起了一座融通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孙教授称张彭春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人权体系的重要设计师”。
在提问互动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张彭春代表中国政府所做的历史贡献,这种在国际人权话语的主导地位是如何可能的?”,这种主导地位后来又是如何被西方所掌握?以及如今当下多元主义人权观何以可能?以及关于集体自决权,集体能否成为人权的主体?孙老师从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以及张彭春的个人地位,以及语言优势地位等一一解答。讨论一直进行到晚上21时许,大家仍然热情不减。
最后,化国宇博士也给予了精彩点评,他指出孙老师的研究在不断推进,是国内该研究领域的先锋,掌握了最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论证有理有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朱力宇教授在做总结发言之时,特别引用了法国巴黎教科文组织大厦前的石碑上所刻的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朱老师也高度评价了张彭春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价值,并最后强调人权、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通过人权教育、普及人权思想,播撒人权理念才能实现和平发展。
本次讲座活动,既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7年“宪法与人权周”系列活动的最后一道学术盛宴,也为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布七十周年拉开了帷幕。
(图/姚青)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学人权与人道法研究中心 | 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 |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 《人权》杂志 |
中国人权网 | 中国人民大学 | 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 |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