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动态
返回首页>《世界人权宣言》66周年纪念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主题为“联合国人权保护机制与中国”的《世界人权宣言》66周年纪念研讨会于2014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召开。来自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人权研究专家与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人权》杂志、中国人权网的记者参加并报道了本次纪念活动。 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秘书长陆海娜副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来自中国人民大学2013、2014级人权法方向的法律硕士们全文朗读《世界人权宣言》,拉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序幕。 
    会议第一项议程为开幕致辞。首先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谷春徳教授为研讨会致开幕辞。谷春徳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人权理论的学者之一,他在开幕辞中为大家讲述了《世界人权宣言》的来历,总结和回顾了中国在人权理论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提出要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建设。

 

    韩大元院长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对本次纪念活动的大力支持,接下来,韩院长从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在景山中学的宪法宣传活动讲起,强调宪法文本与联合国人权宣言文本的重要性。提出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法学院、一个承担着教育职能的法学院,应当推行人权教育,传播人权、展示人权、阅读人权和诠释人权理论研究。强调没有一种人权理念,没有对人权价值的内心确认与积累,我们无法面对日益复杂的法律世界与法律体系。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世界及中国人权的进步,也要正视人权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严峻的挑战。结合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类共同体概念,韩院长指出,既要看到中国人权的特点和经验,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人权在国际社会中的共识和价值;我们既要关注人权领域,中国如何掌握话语权,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也要看到话语权的背后也存在着我们作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共享的经验与价值(人的尊严、自由等价值);我们既要看到传统的人权理论与人权价值的正当性,同时也要反思随着经济科技进步,是否存在着人权价值边缘化的危险;最后,韩院长认为,让人成为主体,在这个地球上每个人真正成为有尊严的、体面的、人人平等的个体,这或许就是每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纪念活动的意义所在,让人权价值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去,人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提出将每年的12月4日到10日作为人大法学院的“宪法与人权宣传周”的设想,以图片、比赛、影视等形式进行宪法教育和人权教育。

    会议进行的第二项议程为主旨发言。首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陈士球大使围绕“联合国人权保护机制与中国”展开论述。陈大使以其丰富的联合国工作背景与经历,详细介绍了联合国人权机构的运作机制,介绍了《世界人权宣言》的酝酿、制定和发表的过程,指出国际人权法的发端应始自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发表,以及中国加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后改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历史情形和背景,提出中国人权理念同西方人权理念的不同之处和共同语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朱晓青教授围绕“联合国UPR(普遍审议机制)与中国”,介绍了UPR(普遍审议机制)的背景、目的和运作,评述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于2013年10月22日对中国的审议,并对UPR与条约机构审议机制的不同作了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金荣、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副教授刘小楠分别围绕“2014年经社文权利公约委员会审议中国履约报告述评”“2014年妇女权利公约委员会审议中国履约报告述评”以其联合国参会经历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对于经社文权利公约委员会、妇女权利公约委员会对中国履约报告的审议过程、结果及印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力宇教授则围绕学界较少关注的“国际人权事业发展和保障的重要机构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约与建议委员会”,简要介绍了公约与建议委员会的性质和两项职权,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影响、作为以及公约与建议委员会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入门门槛很低,退出机制门槛很高等问题。

    接下来,大会播放了来自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条约机制主任Salama先生为人大本次纪念活动专门制作的致辞视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讲师化国宇结合其博士论文围绕“人权活动家张彭春与《世界人权宣言》”,从具体条款出发,为大家全面介绍了张彭春先生在参与起草宣言的过程中,巧妙运用儒家原理创造性地解决谈判僵局,在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之间达成妥协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在会议自由讨论环节,来自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的王勇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的孙平华教授、孙萌副教授、人大法学院的叶传星教授等学者针对上述发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联合国人权保护机制与中国”学术研讨会回顾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和通过历程,介绍了UPR(普遍定期审议)和条约机构审议机制,讨论了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下由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到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变化和发展,重点探讨了中国文化对世界人权理念已经作出的和还应作出的贡献,为当前人权理论研究与实践保障相结合、深入推进中国人权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将对人权教育的推广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会后,不少与会专家学者和同学均表示本次纪念活动提供的人权信息十分丰富,讨论内容深刻,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纪念活动。 

    (文/黎梦  图/院团委 )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RUC.EDU.CN 京ICP备0506682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邮编: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邮箱:hrc_ruc@163.com